今天下午去洗傷口.
家母昨晚向我憶述她上次洗傷口的痛苦, 說給醫生翻開傷口, 用棉花不停捽, 醫生著她說出痛苦的級別, 好讓他輕手一點, 醫生問母親是屬於十級痛苦那一級時, 母親大叫是十級乘十級.
有朋友在面書留言, 著我洗傷口前要去定厠所, 給了我心理準備.
有同學亦曾像我一樣發炎紅腫, 亦告訴我洗傷口時的慘況, 我就在這一片的提醒下, 帶著戰戰兢兢的心情, 踏入診所.
到診所前, 我見早到一點, 便去了快餐店吃了個下午茶餐, 有點想寧願做隻飽鬼 好過做隻餓鬼的感覺! 完全忘記了朋友的忠告, 不但沒有去厠所, 還吃得飽一飽. 會出洋相嗎?
醫生向我解釋會替我拿回塞了入傷口的消毒藥棉, 這點我早就知道, 不過他原來又會再次塞一些藥棉入傷口處, 我聽到時面色一沉, 心裡寒了一陣.
只感到他又在我傷口的小洞中, 噴入消毒藥水, 很痛, 感覺像將一枝針插到深處, 不停鑽, 越進越深, 我唯有死撐, 幸好整個過程不過是十分鐘左右.
跟放濃相比, 今天洗傷口真的不算很痛, 今天當醫生又再次擠壓傷口時, 令我想起他昨天費盡氣力, 出力在我傷口擠壓, 務求把一點一滴的濃排擠出來.
臨走前問醫生是否傷口太大, 所以第一次放濃時沒有去盡, 仍有少許逗留體內, 要靠多洗傷口才能清除, 怎料醫生說原來第一次放濃時巳完全給他清除妥當, 立時鬆了一口氣.
離開診所, 為了奬勵自己那份吃得苦中苦, 方為人上人的精神, 去了THE ONE看了一套電影 - 鐵甲鋼拳, 電影實在好看, 為今天劃上完美句號.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血濃於水
手臂背部紅腫了, 大得像個雞蛋, 同事介紹了一個專科醫生給我, 本來放學後便打算去看. 誰知下午上課的時候, 傷口竟然爆了, 坐在前面的同學有點給嚇倒, 因為恤衫手臂部份染了血水, 有一位同學還問我是否需要多一張紙巾, 因為恤衫被血水和濃水沾污的面積越來越大, 我本著專業的精神, 故作鎮靜, 終於捱過了那堂, 馬上到洗手間清理傷口.
早走了一堂, 趕回家換過較清潔的衣服, 免嚇怕身邊的人. 馬不停蹄便趕往中環.醫生一看, 便搖頭嘆息, 說我傷口發炎情況嚴重. 立即幫我抽了5cc的濃水出來, 他建議我最好把裡面的濃水放了, 因為現在裡面全都是沒有用的垃圾, 這些垃圾很難靠抗生素清理, 而且會影響醫生觀察傷口內裡的情況, 最後我便同意在診所進行一個小手術-放濃.
醫生在傷口附近打了麻醉藥, 不過他警告手術後期因要深入皮膚下層, 故麻醉藥也發揮不了作用, 要我有點心理準備, 要忍耐一陣.
當打麻醉藥的時候, 因壓力的原故, 濃水巳被擠壓出來, 噴到我的身上和下巴, 幸好沒有張開口,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醫生在我紅腫的部位, 找個較薄的地方, 用手術刀輕微一切, 我當時躺在床上, 什麼也看不到, 但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 分散注意力, 便問醫生他割了多長, 他說不能回答我, 因要忙於清理傷口. 害得我越來越緊張, 不知道那階段才會男人最痛.
除了割一刀放濃外, 他還在我紅腫的地方鑽幾個小洞, 把消炎藥水打進去, 這個過程麻醉藥巳經發揮不了作用, 最要命的是我感到醫生用力擠壓我的傷口, 務要把藏在隱密處的濃迫出來, 我唯有不停深呼吸, 呼氣減低痛錯. 醫生告訴我這並不是最痛的過程, 最後一個階段才是最痛錯. 我聽到後差點昏了過去. 原來醫生會把一塊塊消毒棉布, 塞入那些小洞內, 逗留一晚, 好讓傷口消毒好一點, 只感覺到他不停把棉布塞到我的傷口內, 整個過程我也不敢看, 恐佈片我看得多, 練得我胆生毛, 不過這短短半小時的事, 是我覺得最恐佈的電影片段.
家母告訴我, 她以前也曾傷口發炎含濃, 也像我一樣給醫生割一刀放濃, 不過她還補充一點, 洗傷口的時候才是最痛最要命. 她還繪聲繪影地告訢我, 要塞條毛巾在口裡, 咬牙切齒才能抵受那份痛.
聽罷! 呆了!
.
早走了一堂, 趕回家換過較清潔的衣服, 免嚇怕身邊的人. 馬不停蹄便趕往中環.醫生一看, 便搖頭嘆息, 說我傷口發炎情況嚴重. 立即幫我抽了5cc的濃水出來, 他建議我最好把裡面的濃水放了, 因為現在裡面全都是沒有用的垃圾, 這些垃圾很難靠抗生素清理, 而且會影響醫生觀察傷口內裡的情況, 最後我便同意在診所進行一個小手術-放濃.
醫生在傷口附近打了麻醉藥, 不過他警告手術後期因要深入皮膚下層, 故麻醉藥也發揮不了作用, 要我有點心理準備, 要忍耐一陣.
當打麻醉藥的時候, 因壓力的原故, 濃水巳被擠壓出來, 噴到我的身上和下巴, 幸好沒有張開口, 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醫生在我紅腫的部位, 找個較薄的地方, 用手術刀輕微一切, 我當時躺在床上, 什麼也看不到, 但為了舒緩緊張的情緒, 分散注意力, 便問醫生他割了多長, 他說不能回答我, 因要忙於清理傷口. 害得我越來越緊張, 不知道那階段才會男人最痛.
除了割一刀放濃外, 他還在我紅腫的地方鑽幾個小洞, 把消炎藥水打進去, 這個過程麻醉藥巳經發揮不了作用, 最要命的是我感到醫生用力擠壓我的傷口, 務要把藏在隱密處的濃迫出來, 我唯有不停深呼吸, 呼氣減低痛錯. 醫生告訴我這並不是最痛的過程, 最後一個階段才是最痛錯. 我聽到後差點昏了過去. 原來醫生會把一塊塊消毒棉布, 塞入那些小洞內, 逗留一晚, 好讓傷口消毒好一點, 只感覺到他不停把棉布塞到我的傷口內, 整個過程我也不敢看, 恐佈片我看得多, 練得我胆生毛, 不過這短短半小時的事, 是我覺得最恐佈的電影片段.
家母告訴我, 她以前也曾傷口發炎含濃, 也像我一樣給醫生割一刀放濃, 不過她還補充一點, 洗傷口的時候才是最痛最要命. 她還繪聲繪影地告訢我, 要塞條毛巾在口裡, 咬牙切齒才能抵受那份痛.
聽罷! 呆了!
.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暑假意外驚喜-學懂了捷泳 (二)
對我來說,中學時捷泳的理論我還有印象,只是當時沒有學懂.但我仍記得體育堂老師示範的手部和腳步動作.我便由這些零碎的記憶開始.
我的強項是教育嗎!當然對學習這東西總有些心得.我先把整個捷泳分為幾個細小的動作,踢腳,換氣,划手.經驗告知,先把每一個動作學好,然後才練習第二樣東西,成功機會較大.
先說踢腳,看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我最初連這樣也覺得有點困難,雙腳雖有擺動,但總是不大去水,而且好像動作用力不當,踢一會兒便覺得很倦.我想一定動作有點問題,於是便集中先練腳,學習踢水,留意怎樣踢才較去水,避免事倍功半.
其中要提一個字-慢.
我見有很多練捷泳的人,不停划,不停踢水,但總給人亂的感覺.我亦留意有些游捷泳的人則游得很輕鬆,好像不需用力似的(當然這是錯覺),所以我決定要游得慢,不要游得急,因為急便不能留意到自己的動作,不能有效改善泳姿.
當我發覺只踢腳,不用手身體亦會前進,我便知腳練得差不多了.接著便轉為練習換氣這最難的功課.我最初還未肯用手游,只用腳踢,然後轉頭朝天透氣,這步驟最花我時間.發覺沒有手幫助也能換氣,我便加入單手游了.為何不是雙手游,都是那句,逐少逐少加,一步一步來,同一時間要兼顧這麼多配合,對我來說有點吃不消,不過我又沒有死線,不用急,可以慢慢來,故即使單手游有點怪怪的,但心想帶了泳帽,泳鏡,連自己也認不出自己,何懼之有?
最後一關,便是雙手游了,我以為連單手也可以游畢一個直池,應該雙手也沒有問題吧.可惜實程並不是這樣,當我加多一隻手的時候,發覺協調便出現問題了,手腳的速度並不配合,連換氣也感到不能得心應手,有點亂的感覺,不停亂划,發覺雙手游反而沒有一隻手那麼容易,實在感到十分奇怪.
發覺不大成功時,我便返回之前一個步驟,重新再練習單手換氣,並提醒自己要留意身體的感覺和協調,由於慢的緣故,我發現左手划水時,左腳踢水,身體最感到舒服,最覺協調,於是便嘗試這樣做,看看效果如何,最後發覺好像找對了竅門,就這樣便給我學懂了捷泳.
對我來說,要出盡狗牛二虎之力才游畢一個直池,還不算得學懂得了捷泳.最重要的是能持續發展,可以輕輕鬆鬆地游.今天我巳經可以用捷泳多游六個直池,覺得一天比一天進步,什有成功感.不過亦深知仍有很多地方還需改善,例如不夠氣;兩手划水時的動作不對稱;換氣時常飲水,導致有胃氣感到不大舒服.雖然我學懂了捷泳,但發覺游捷泳的速度實在太慢,還慢過游蛙式的人,實在覺得有點那過.希望暑假完結時,可以在速度方面加強,我實在接受不了當我游捷泳時,給隔鄰游蛙式的大嬸趕過頭.
我的強項是教育嗎!當然對學習這東西總有些心得.我先把整個捷泳分為幾個細小的動作,踢腳,換氣,划手.經驗告知,先把每一個動作學好,然後才練習第二樣東西,成功機會較大.
先說踢腳,看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我最初連這樣也覺得有點困難,雙腳雖有擺動,但總是不大去水,而且好像動作用力不當,踢一會兒便覺得很倦.我想一定動作有點問題,於是便集中先練腳,學習踢水,留意怎樣踢才較去水,避免事倍功半.
其中要提一個字-慢.
我見有很多練捷泳的人,不停划,不停踢水,但總給人亂的感覺.我亦留意有些游捷泳的人則游得很輕鬆,好像不需用力似的(當然這是錯覺),所以我決定要游得慢,不要游得急,因為急便不能留意到自己的動作,不能有效改善泳姿.
當我發覺只踢腳,不用手身體亦會前進,我便知腳練得差不多了.接著便轉為練習換氣這最難的功課.我最初還未肯用手游,只用腳踢,然後轉頭朝天透氣,這步驟最花我時間.發覺沒有手幫助也能換氣,我便加入單手游了.為何不是雙手游,都是那句,逐少逐少加,一步一步來,同一時間要兼顧這麼多配合,對我來說有點吃不消,不過我又沒有死線,不用急,可以慢慢來,故即使單手游有點怪怪的,但心想帶了泳帽,泳鏡,連自己也認不出自己,何懼之有?
最後一關,便是雙手游了,我以為連單手也可以游畢一個直池,應該雙手也沒有問題吧.可惜實程並不是這樣,當我加多一隻手的時候,發覺協調便出現問題了,手腳的速度並不配合,連換氣也感到不能得心應手,有點亂的感覺,不停亂划,發覺雙手游反而沒有一隻手那麼容易,實在感到十分奇怪.
發覺不大成功時,我便返回之前一個步驟,重新再練習單手換氣,並提醒自己要留意身體的感覺和協調,由於慢的緣故,我發現左手划水時,左腳踢水,身體最感到舒服,最覺協調,於是便嘗試這樣做,看看效果如何,最後發覺好像找對了竅門,就這樣便給我學懂了捷泳.
對我來說,要出盡狗牛二虎之力才游畢一個直池,還不算得學懂得了捷泳.最重要的是能持續發展,可以輕輕鬆鬆地游.今天我巳經可以用捷泳多游六個直池,覺得一天比一天進步,什有成功感.不過亦深知仍有很多地方還需改善,例如不夠氣;兩手划水時的動作不對稱;換氣時常飲水,導致有胃氣感到不大舒服.雖然我學懂了捷泳,但發覺游捷泳的速度實在太慢,還慢過游蛙式的人,實在覺得有點那過.希望暑假完結時,可以在速度方面加強,我實在接受不了當我游捷泳時,給隔鄰游蛙式的大嬸趕過頭.
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暑假意外驚喜-學懂了捷泳 (一)
這個暑假,除了備課外,差不多每天都去游泳,無他,現在不做點運動,怕開學會支持不住,現在打好點底子,儲蓄多點健康彈藥,好留待開學後燃盡.
家母不懂游泳,但是個自由學習主義支持者,我小時候她便帶我到海灘,便把我留在大海,讓我主動學習游泳,她會留在淺水區域浸水,我則攬著水泡,向著浮台游去,換著今日的法治標準,家母應被控告疏忽照顧孩童,送官究治.
可惜當天因求生關係,只學懂蛙泳,而且當時年少,覺得巳懂得蛙式,何需學懂捷泳,中一時體育堂曾上過游泳課,但始終學不懂,至此便提不起興趣再學捷泳.
為何今年暑假會下定決心學捷泳,最大原因是經常給一個女孩從後趕上,任憑我費盡氣力,總是追不上,給男人追上我反而沒大感覺,但給女的過頭,心裡總是慼慼然的.明顯大男人心態作崇.
另一原因想學懂捷泳是因為蛙式較慢,無論我怎樣蛙,眼見游捷泳的人家三扒兩潑便輕鬆過了我頭,自己也感到有點沮喪,捷泳的名字巳經解釋了得一清二楚,就是較快捷嗎!不過學懂後才知捷泳要費的氣力較蛙式大,所以凡事有得必有失.
最後一個原因是今年想有些突破,想有些變化,只游蛙式畢竟有點沉悶,看見人家游捷泳時也有點羨慕,心想做人總不能固步自封,再加上之前提及被那個疑似泳隊的女將趕過頭,便激發我要學懂捷泳.
附註:我中學時上游泳堂時雖然學不懂捷泳,但對理論還記得頗清楚,有很多人混淆捷泳和自由式,其實兩者並不同.自由式其實範指捷泳,蛙式,蝶式,背泳任何一種,只不過捷泳最快,故所有人都會以捷泳參加自由式比賽,其實你可以游任何泳姿都可以,不過比賽當然沒有人會這樣做.
家母不懂游泳,但是個自由學習主義支持者,我小時候她便帶我到海灘,便把我留在大海,讓我主動學習游泳,她會留在淺水區域浸水,我則攬著水泡,向著浮台游去,換著今日的法治標準,家母應被控告疏忽照顧孩童,送官究治.
可惜當天因求生關係,只學懂蛙泳,而且當時年少,覺得巳懂得蛙式,何需學懂捷泳,中一時體育堂曾上過游泳課,但始終學不懂,至此便提不起興趣再學捷泳.
為何今年暑假會下定決心學捷泳,最大原因是經常給一個女孩從後趕上,任憑我費盡氣力,總是追不上,給男人追上我反而沒大感覺,但給女的過頭,心裡總是慼慼然的.明顯大男人心態作崇.
另一原因想學懂捷泳是因為蛙式較慢,無論我怎樣蛙,眼見游捷泳的人家三扒兩潑便輕鬆過了我頭,自己也感到有點沮喪,捷泳的名字巳經解釋了得一清二楚,就是較快捷嗎!不過學懂後才知捷泳要費的氣力較蛙式大,所以凡事有得必有失.
最後一個原因是今年想有些突破,想有些變化,只游蛙式畢竟有點沉悶,看見人家游捷泳時也有點羨慕,心想做人總不能固步自封,再加上之前提及被那個疑似泳隊的女將趕過頭,便激發我要學懂捷泳.
附註:我中學時上游泳堂時雖然學不懂捷泳,但對理論還記得頗清楚,有很多人混淆捷泳和自由式,其實兩者並不同.自由式其實範指捷泳,蛙式,蝶式,背泳任何一種,只不過捷泳最快,故所有人都會以捷泳參加自由式比賽,其實你可以游任何泳姿都可以,不過比賽當然沒有人會這樣做.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上流力

半年前看了一本書,一直想介紹給同學,但總是忘記了.
這本書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書名-上流力.一本介紹一名宅男如何成功脫宅,以年僅29歲便成為上巿公司CEO的方程式.
29歲便成為上巿公司CEO?你說我怎會沒有好奇心?隨便翻開一看,發覺內頁的設計,配上瑩光綠的標題,給人醒目,活潑和有趣的感覺,不像一般書本沉悶.
再看下去,覺得作者是個說故事的高手.他不會空談一些大道理,反而會透過他的生活體驗,將一些十分顯淺的人生哲理,以有趣的筆觸表達出來.
作者談到如何培養領導能力,他提出一個十分特別的方法,就是學習酒樓吃飯時點菜.他認為點菜是個十分好的訓練,因為一大班人,要照顧各人的需要,談何容易.還有做得不好,隨時惹來閒言閒語,簡直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故很多人都會裝作沒所謂,交由其他人負責,一於小做小錯,不做不錯.如果食物不好吃,自己還可以稍加批評,這樣便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作者反覺得飯桌上的左右做人難,正好是領導者在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最大困難.作為領導者,應學會在群龍無首時,敢於站出來為大家作決定.從沒想過吃飯點菜也可訓練一個人的勇氣,但看完又覺有點道理.
另一章他提到送禮亦需要有心思,不要中秋節便送月餅,收禮物的覺得沒趣,送禮的亦枉費金錢,他書中介紹了自己的一些送禮經驗,覺得他是個十分細心的人,既然錢一定要花,可不讓收到的人感到驚喜,留下深刻印象.
書中還有很多有趣的見解,說真的,其實大多數都是耳熟能詳,其他書亦曾有介紹,不過加上了他的生活演繹,讀起來會覺有趣很多.
他的人生格言:
別人要事半功倍,我卻不介意事倍功半
別人要一步登天,我便每次行出一小步
別人要走捷徑,我不怕走點寃枉路
別人要好打得,我就要好捱得
這本書令我最深刻的是覺得作者是個十分有目標的人,給與自己十分明確的目標,例如要一年內認識一百個新朋友,沒錯!是一百個,不是聯絡舊朋友,而是認識新的,平均不到四天便要結交一個新朋友,你說有可能嗎?他就是做到.為何要這樣?留待你自行看書分解.
或者作者的背景從商,有時會覺得作者的做法有點機心,例如他會刻意建立人際關係網,又或他曾用潛質股比喩為一些值得交的朋友,這些都會令我感到有點抗拒,不過即使你未必認同他每一個觀點,但書中大部份的方程式絶對值得活用.年紀輕輕,僅29歲便能當上巿CEO,絶對有他個人之處.而這些成功方程式,絶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Sim Card
七月初轉了電話服務商,一直以為sim咭像普通記憶咭一樣,隨時可讀回儲存內的電話號碼,故沒有備存副本.
轉了服務商後,把舊sim咭插回,發覺無法閱讀.一直儲存在內老朋友的電話號碼,完全失掉.
各方友好,特別是沒有透過facebook聯絡的,麻煩請透過電郵發送電話給我,好繼續保持聯絡,謝謝!
轉了服務商後,把舊sim咭插回,發覺無法閱讀.一直儲存在內老朋友的電話號碼,完全失掉.
各方友好,特別是沒有透過facebook聯絡的,麻煩請透過電郵發送電話給我,好繼續保持聯絡,謝謝!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歲月不留人
去年底發覺蹲下時膝頭感到劇痛,雖然沒影響行路,但就是不能完全蹲下,故停了跑步,讓膝頭休息.
過了差不多半年,膝頭仍然蹲下時感到劇痛,沒大改善,同事建議找物理治療診治.趁著學期尾派完試卷後,到附近商場的診所求醫.
經過診斷後,治療師告訴我應是軟骨磨損,原因不詳.
我曾懷疑過是否我跑步一年的後遺症,但我只是隔兩天才跑十公里,大約五十分鐘,相對其他人每人跑三十分鐘,我的運動量其實不算太大.
而且我只是左腳膝頭感到痛楚,右腳絲毫無損,又怎樣解釋呢?
莫非真的年紀大了,歲月不留人,身體漸漸衰殘,毛病慢慢溜出來?!
現在可以做的是每天自行做適當但沉悶的運動,加強大腿四頭肌,讓大腿分擔膝頭承擔的壓力,減少磨損的速度,這是治標.
至於治本,有一派理論認為軟骨磨蝕了便不會再復完,所以根本沒有治本方法.但亦有一派認為可服食葡萄糖鞍,讓軟骨再生,究竟誰是誰非,我看過幾篇有關的研究,其實都沒有明確結論.
治療師認為雖然研究沒有一致的結論,但葡萄糖鞍一定不會吃壞人,對身體無害,或許將來的研究會證實軟骨確能再生,現在服食,將來便不會後侮.
他還建議我多點熱敷膝頭,加強血液循環,讓多些氧氣送到膝頭附近的組織,加速復原.
看了兩次,有些微進展,沒有太大驚喜,治療師指療程需時,沒有痛楚後可如常跑步,聽完後感到有點希望,多了點動力,不過心裡想真的可以再做運動嗎?跑步不會勞損巳磨蝕的軟骨麼?
留待八月覆診時再問過明白.
過了差不多半年,膝頭仍然蹲下時感到劇痛,沒大改善,同事建議找物理治療診治.趁著學期尾派完試卷後,到附近商場的診所求醫.
經過診斷後,治療師告訴我應是軟骨磨損,原因不詳.
我曾懷疑過是否我跑步一年的後遺症,但我只是隔兩天才跑十公里,大約五十分鐘,相對其他人每人跑三十分鐘,我的運動量其實不算太大.
而且我只是左腳膝頭感到痛楚,右腳絲毫無損,又怎樣解釋呢?
莫非真的年紀大了,歲月不留人,身體漸漸衰殘,毛病慢慢溜出來?!
現在可以做的是每天自行做適當但沉悶的運動,加強大腿四頭肌,讓大腿分擔膝頭承擔的壓力,減少磨損的速度,這是治標.
至於治本,有一派理論認為軟骨磨蝕了便不會再復完,所以根本沒有治本方法.但亦有一派認為可服食葡萄糖鞍,讓軟骨再生,究竟誰是誰非,我看過幾篇有關的研究,其實都沒有明確結論.
治療師認為雖然研究沒有一致的結論,但葡萄糖鞍一定不會吃壞人,對身體無害,或許將來的研究會證實軟骨確能再生,現在服食,將來便不會後侮.
他還建議我多點熱敷膝頭,加強血液循環,讓多些氧氣送到膝頭附近的組織,加速復原.
看了兩次,有些微進展,沒有太大驚喜,治療師指療程需時,沒有痛楚後可如常跑步,聽完後感到有點希望,多了點動力,不過心裡想真的可以再做運動嗎?跑步不會勞損巳磨蝕的軟骨麼?
留待八月覆診時再問過明白.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今個暑假真難捱
剛開始暑假,但心態卻沒有休閒起來.
早在預備音樂劇的一個星期中,巳靜悄悄開始了下年的備課.
去年巳預料到下一學年將會很難過,新高中數學課程雖然和舊的分別不算很大,但轉了新課程新課本,又要重新挑選過合適的堂課.又要擬定新的測驗卷,這些都需要時間.
來年多教一班新高中,卻換了一班理科班,同事滿以為理科班學生好教,是條好簽,但對我來說,去年文科班的備課,今年的理科班便用不著了.因為對理科的要求根本與文科南轅北轍.所有堂課和測驗卷又要從新擬定過.
我還是寧願教回文科班好.省卻很多備課的時間.
這幾天便開始未雨綢繆.趁著記憶還未消失,先把文科班的測驗卷修改,擬定理科班的全年測驗卷,是我任教以來的首創,曾聽過有同事這樣做,不過現在輪到我,再看看自己的年資,覺得有點折墮.
其實這個課程剛剛教過一年,亦每課製成了一份測驗卷,但再拿起測卷細看,這裡改點,那裡又覺得對理科班似乎程度太淺,每份測驗卷共花了我至少兩個小時修改,絶對是重大投資.
由於對理科班要求絶對較文科班高,故中四的核心課程便要重新再花時間預備,來年還有要教新科目統計與微積分.談到這科,要再一次向規劃這個延伸課程的人員破口大罵.統計這課程並不是選修科,只給與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同學修讀.不過對老師來說卻是是百上加斤,因為核心課程和延伸課程加起來只得七堂,比起文科班選讀的核心課程只多了一堂,但任教這科的老師便因這一堂多教了一整科,每學期至少多要擬定一張考試卷,單是考試卷便全年多了兩張,這還未計測驗卷,備課,再加上中五的課程又要預備,還有遇上中三轉了新課本,有些課程從未教過,又要再花時間細閱.
去年心裡巳暗叫不妙,越想越覺心寒,現在唯有趁著暑假,做多一點,希望儲多些老本,好讓來年新學期能夠 容易點捱下去.
早在預備音樂劇的一個星期中,巳靜悄悄開始了下年的備課.
去年巳預料到下一學年將會很難過,新高中數學課程雖然和舊的分別不算很大,但轉了新課程新課本,又要重新挑選過合適的堂課.又要擬定新的測驗卷,這些都需要時間.
來年多教一班新高中,卻換了一班理科班,同事滿以為理科班學生好教,是條好簽,但對我來說,去年文科班的備課,今年的理科班便用不著了.因為對理科的要求根本與文科南轅北轍.所有堂課和測驗卷又要從新擬定過.
我還是寧願教回文科班好.省卻很多備課的時間.
這幾天便開始未雨綢繆.趁著記憶還未消失,先把文科班的測驗卷修改,擬定理科班的全年測驗卷,是我任教以來的首創,曾聽過有同事這樣做,不過現在輪到我,再看看自己的年資,覺得有點折墮.
其實這個課程剛剛教過一年,亦每課製成了一份測驗卷,但再拿起測卷細看,這裡改點,那裡又覺得對理科班似乎程度太淺,每份測驗卷共花了我至少兩個小時修改,絶對是重大投資.
由於對理科班要求絶對較文科班高,故中四的核心課程便要重新再花時間預備,來年還有要教新科目統計與微積分.談到這科,要再一次向規劃這個延伸課程的人員破口大罵.統計這課程並不是選修科,只給與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同學修讀.不過對老師來說卻是是百上加斤,因為核心課程和延伸課程加起來只得七堂,比起文科班選讀的核心課程只多了一堂,但任教這科的老師便因這一堂多教了一整科,每學期至少多要擬定一張考試卷,單是考試卷便全年多了兩張,這還未計測驗卷,備課,再加上中五的課程又要預備,還有遇上中三轉了新課本,有些課程從未教過,又要再花時間細閱.
去年心裡巳暗叫不妙,越想越覺心寒,現在唯有趁著暑假,做多一點,希望儲多些老本,好讓來年新學期能夠 容易點捱下去.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幫香港算算賬

看過書後,便覺書名改得好! 改得很貼切! 幫香港算算賬.一方面這是一本評論香港政策的書籍,正如作者自述要替香港把把脈,看看出了什麼問題沒有,而且還嘗試處方,讓香港病情好轉.另一方面,賬的意思亦與數學脫不離關係,一般的評論書籍,大多流於侃侃而談,有時更無的放矢,純為宣洩作者的不滿,卻欠缺支持作者背後的論據,但本書作者是一位精於數學的經濟學教授,透過數據分析,把香港面對的困境作出深入淺出的分析,絶對有根有據.
正如其中一章,談到近期熱門話題貧富懸殊惡化,作者透過人口普查數據,比較各年齡組別的入息,把這問題抽絲剝繭,最後得出與一般大眾及輿論相反的意見-貧富懸殊沒有惡化,這主張欠缺實質證據支持,經不起科學的考驗,根本就不成立.
看完這書,給自己最大的提醒是,很多輿論及政客的論政都流於口號式的呼喊,卻鮮用理性科學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成因.普羅大眾如我般若欠深究的精神,便很容易會全盤接受似是而非的道理.
書中特別提到香港及中國大陸的出生率下降的問題,從沒想過大陸亦出現婦女不大願意生育的問題,他透過數據,指出情況若再惡化下去,會導致香港及中國未來出現不可逆轉的問題,如老人人口增加,政府收入大減,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全球的經濟!
要指出問題其實很容易,最大的困難反而是提供解決辨法.作者在全書屢次提及未來香港將會面對人口老化,人口赤字的問題,而其中解決方法便是改革當前的教育質素,他透過外國的經驗和數據,指出提升香港人的教育水平,有助減低人口赤字帶來長遠的影響.
作者在全書中探討當前最熱門的問題,例如最低工資缺乏學理依據!香港樓價高企原因?應否建高鐵?政府應如何善用儲備?你若有興趣了解作者怎樣運用數據,對這些問題有不一樣的看法,不妨看看這本書.
書中關於數學的推論其實並不太難明,反而涉及若干經濟的理論和運作,對我這個門外漢,卻感到有點吃力,但看完後,又覺經濟這科目很有趣,或者是因為我一直喜歡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科目吧.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驚殺大陰謀-信念的堅持
試卷還只少許便改完了. 趁機偷空看了一套電影 - 驚殺大陰謀.
我是歷史盲, 並不知道原來美國總統林肯是給人刺殺的. 對美國南北內戰亦不熟悉, 若然有多一點的認識, 看本片時便會少了很多疑問,會更明白劇中人的衝突背景.
一位旅店女主人因兒子涉嫌行刺總統, 慘受牵連, 兒子逃走了, 媽媽卻成為了代罪羔羊.若然定罪, 便會成為第一個問吊的女性.
劇中男主角最初不願為她辯護, 因為當時輿論一面倒入了她罪, 連他本人亦覺她有份同謀,還有政府中人亦想快速了結事件, 免得影響戰情發展, 故處心積慮, 務要把這女人叮死. 他深知接這單案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事工作. 因為輸的成數實在很大, 為這女人辯護, 只會招致眾人的唾罵, 萬一勝出了, 亦不會得到任何讚譽.
因為他要履行當天擔當律師的誓言, 保障任何平民都可得到公不合理的審訊, 最後不情願下, 亦接受了這差事. 不過他要面對的困難, 遠超過他想像的, 沒有人肯做證人, 所有人都挾於政府的壓力, 不敢說出真相, 只會講有利政府的證供.
一個初出茅廬的律師, 與整個聯邦政府打對台, 令我想起聖經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 兩者無論身形, 作戰經驗, 實力 十分懸殊, 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不過這個律師, 由最初的不願意, 到後期為了公義的追求, 即使受盡眾人的白眼, 女朋友的誤會, 明知輸數什高, 他仍努力不懈, 鍥而不捨, 不到最後一刻絶不放棄.
雖然整套片的場景都以法庭為主, 但卻沒有精彩的控辯雙方互相過招, 只見律師節節敗退, 招架乏力. 此片亦不似一般的法庭片, 不會有峰迴路轉, 奇跡出現的一刻, 更不會感到劇力萬鈞, 不過淡淡然的調子, 卻突顯了人可以為了信念, 甘願犯險, 明知勝算無望, 仍然無減爭取的決心.
當時的政府為了維持局面穩定, 用盡方法務求置這婦人於死地, 立時想到現今大陸作風亦一樣, 很多案件都會快審快判, 究竟他們得不得到公平的審訊, 令人懷疑? 另外無數維權人士被囚禁, 被剥奪公平審訊的權利.
電影的結局以悲劇收場, 沒有公正的司法制度, 有權有勢的人, 什至是總統本人, 亦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 欺壓手無寸鐵的小巿民. 看到這裡, 我並沒有失望, 因為知道, 面對這等不公平的現象, 尚幸仍有一班有良知, 有信念的人, 仍堅持理想, 像主角一樣, 不畏強權, 並敢以螳臂擋車.
我是歷史盲, 並不知道原來美國總統林肯是給人刺殺的. 對美國南北內戰亦不熟悉, 若然有多一點的認識, 看本片時便會少了很多疑問,會更明白劇中人的衝突背景.
一位旅店女主人因兒子涉嫌行刺總統, 慘受牵連, 兒子逃走了, 媽媽卻成為了代罪羔羊.若然定罪, 便會成為第一個問吊的女性.
劇中男主角最初不願為她辯護, 因為當時輿論一面倒入了她罪, 連他本人亦覺她有份同謀,還有政府中人亦想快速了結事件, 免得影響戰情發展, 故處心積慮, 務要把這女人叮死. 他深知接這單案實在是件吃力不討好事工作. 因為輸的成數實在很大, 為這女人辯護, 只會招致眾人的唾罵, 萬一勝出了, 亦不會得到任何讚譽.
因為他要履行當天擔當律師的誓言, 保障任何平民都可得到公不合理的審訊, 最後不情願下, 亦接受了這差事. 不過他要面對的困難, 遠超過他想像的, 沒有人肯做證人, 所有人都挾於政府的壓力, 不敢說出真相, 只會講有利政府的證供.
一個初出茅廬的律師, 與整個聯邦政府打對台, 令我想起聖經大衛與歌利亞的故事. 兩者無論身形, 作戰經驗, 實力 十分懸殊, 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不過這個律師, 由最初的不願意, 到後期為了公義的追求, 即使受盡眾人的白眼, 女朋友的誤會, 明知輸數什高, 他仍努力不懈, 鍥而不捨, 不到最後一刻絶不放棄.
雖然整套片的場景都以法庭為主, 但卻沒有精彩的控辯雙方互相過招, 只見律師節節敗退, 招架乏力. 此片亦不似一般的法庭片, 不會有峰迴路轉, 奇跡出現的一刻, 更不會感到劇力萬鈞, 不過淡淡然的調子, 卻突顯了人可以為了信念, 甘願犯險, 明知勝算無望, 仍然無減爭取的決心.
當時的政府為了維持局面穩定, 用盡方法務求置這婦人於死地, 立時想到現今大陸作風亦一樣, 很多案件都會快審快判, 究竟他們得不得到公平的審訊, 令人懷疑? 另外無數維權人士被囚禁, 被剥奪公平審訊的權利.
電影的結局以悲劇收場, 沒有公正的司法制度, 有權有勢的人, 什至是總統本人, 亦可以利用本身的優勢, 欺壓手無寸鐵的小巿民. 看到這裡, 我並沒有失望, 因為知道, 面對這等不公平的現象, 尚幸仍有一班有良知, 有信念的人, 仍堅持理想, 像主角一樣, 不畏強權, 並敢以螳臂擋車.
訂閱:
文章 (Atom)